2021年,一场百年不遇的暴风雪席卷美国,一度导致“能源心脏”得克萨斯州不堪负荷,电网瘫痪。如今,随着北半球暑期到来,“缺电潮”再次席卷而来,多国电力供应告急,危机会否重演?当地时间3月22日,在日本政府对首都及周边地区发出电力供应紧张警报后,东京塔仅点亮下半部。日本再提节电要求
印度面临电力危机
6月7日,日本内阁时隔近5年召开电力供需会议,会议决定呼吁家庭和企业,在7月1日至9月30日期间节约用电。这是自2015年以来,日本时隔7年在全国范围内发出节电要求。日本政府采取了多种方式应对电力危机。包括敦促电力公司重启停运的火力发电厂,并追加采购液化天然气等燃料。除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外,日本还称将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,最大限度地利用核电站。日本为何呼吁夏季节电?日本放送协会(NHK)分析称,原因之一是火电厂的供应能力正在下降。此外,受3月16日福岛县近海强烈地震影响,日本部分发电厂受损后仍未恢复运行,也影响了电力供应。当地时间3月17日,日本本州东岸海域发生地震后,东京丰岛区住宅陷入停电中。日本政府预计,在2023年1月至2月,全国大范围内,电力供需情况将更加严峻。报道指出,这将是2012年度以来最严重的“电荒”。此外,印度近期也面临着严重的电力危机。5月,印度多地煤炭库存告急,加之连日遭遇热浪袭击,电力紧张局面进一步加剧。印度约75%的电力来自煤炭发电,为应对煤炭短缺,印度最大煤炭生产企业采取增产措施,铁路部门一度停运数百趟客运列车,以腾出运力运煤。有专家指出,雨季前的数月往往是印度各火电厂增加煤炭库存量的时候,而在这个时期出现煤炭短缺,可能意味着今年晚些时候将面临更严重的危机。美国宣布紧急状态
当地时间6月6日,美国总统拜登在白宫发表的声明中宣布紧急状态,称潜在的电力供应短缺已经危及到美国的国家安全和生活质量。《华盛顿邮报》报道称,美国将没有足够的电力来度过夏季热浪,这将使该国面临大范围停电的风险。据评估,2022年夏季,美国西部、中西部地区可能面临电网故障风险,给民众生产生活造成损失。美国能源告急,拜登在声明指出至少两个原因:俄乌冲突导致能源市场中断;受气候变化加剧等极端天气事件影响。而据美媒分析,美国出现电力短缺的原因在于,一是传统电源退役过多、新增电源供给不足。二是电网设施老化严重,可靠性差。三是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频发,影响能源供应。放眼欧洲,欧洲能源价格自2021年以来就大幅攀升,受俄乌冲突和西方对俄制裁影响,包括法国、德国在内的许多欧洲国家能源价格更是不断上涨,电力危机正在恶化。法国官方早于3月底就呼吁民众节约电力和天然气,以免在今年冬季面临能源紧张。除俄乌冲突导致能源价格高涨外,法国几个核反应堆关闭也使能源生产受到影响。分析指出,作为欧洲传统的最大电力出口国,法国却由于电力供应不足,导致价格远高于邻国市场,今年冬季法国可能需要进口电力。2022年4月27日,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(Gazprom)位于圣彼得堡的总部拉赫塔中心。另外,根据英国政府官员为应对俄乌冲突“合理”预测地最坏情况,数百万英国家庭今年冬天可能面临限电。《泰晤士报》称,如果俄罗斯进一步切断对欧盟的能源供应,2023年初,英国可能会对多达600万户家庭实行电力配给,主要是在早晚高峰时段。路透社认为,能源价格,尤其是天然气价格上涨创纪录,带动欧洲电价上涨至多年来的高位,而这一状况不太可能在年底缓解,这也表明,今年的欧洲寒冬里,民众的生活成本将居高不下。传统能源供应偏紧
数据显示,2021年全球燃煤发电量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,整体煤炭消费量约为79亿吨,同比增长6%。国际能源署报告称,随着经济反弹支撑全球煤炭需求,2022年全球燃煤发电量或将创历史新高。
与持续增加的需求相对应的是有限的供应。一方面,各国致力于推进能源转型导致传统能源投资不足。另一方面,受俄乌冲突影响,俄罗斯能源生产、出口受到较大阻碍。中金公司观点指出,受地缘冲突影响,欧盟等地计划停止采购俄罗斯煤炭,转向其他地区寻求进口,但短期内难以满足需求,导致全球煤炭供需偏紧局面加剧,煤价进一步上行。值得一提的是,在传统能源严重短缺之时,可再生能源奋起发力。能源环境独立智库Ember发布《全球电力评论》报告称,作为增长最快的电源,2021年,风力、光伏发电在全球发电总量中的占比首次突破十分之一,达到10.3%,创下新的纪录。但尽管可再生能源发展迅猛,面对“电荒”仍显乏力。2022年版《跟踪可持续发展目标7:能源进展报告》指出,目前全球仍有7.33亿人用不上电,24亿人仍在使用有害健康和环境的燃料做饭。预计到2030年仍有6.7亿人用不上电。分析认为,当下传统能源短缺,叠加可再生能源天然不稳定、能量密度较弱的特性,使能源保供能力倍受影响,电力供应岌岌可危。国际能源署执行干事法提赫·比罗尔表示,俄乌冲突和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使全球同时面临石油、天然气和电力三重危机。“这将比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的危机规模更大,持续时间更长。”